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1:00
原标题:由奢及腐不过一步之遥
先后向67家金融机构、网贷平台贷款199笔,10年贷款781万元……既被奢靡的枷锁套牢,又被网贷的藤蔓缠绕,骆毅一步步走上贪腐不归路。(4月2日《潇湘晨报》)
“回想起自己一桩桩丑恶的罪行,感到无比的痛悔、懊悔不已……”镜头前的骆毅,痛哭流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个浅显的道理,恐怕不少人还是得等到“看见棺材”的那一刻才会幡然醒悟。
“一入网贷深似海,奢腐缠身毁前程。”作为80后的年轻干部,骆毅曾是同事口中“阳光上进、务实肯干”的好同志。可是,一次应急的贷款经历,让他尝到了超前消费的甜头。在他走上领导岗位后,责任感并没有加强,反倒是面子思想越来越重。一味追求“生活品质”的他,钱不够花就去银行贷款,一家贷不了就换另一家。之后沾上“来钱更快”的网贷,让他愈发麻木不仁、奢靡成瘾。高端手机、高档汽车想换就换,好不快哉。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频网贷背后是无尽深渊。当骆毅的欲望阈值被网贷拉满,殊不知自己的网贷利息也被拉满了——有些平台高达50%的利息,让缓过神来的他发现自己的收入连利息都还不起了。于是他慌不择路、以贷还贷,最终走入“围猎”者的陷阱,受贿偿贷,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骆毅的“由奢入腐”,正是“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真实写照。一步错步步错,满盘皆落索。每次伸手受贿,都是他锒铛入狱的罪证,可结局或许在其沾染奢靡享乐而不能自拔时就已注定。
近年来,年轻干部“负债贪腐”的案例不时冒出。如挪用公款抵赌债的原驻村第一书记俄底比拉、为维持“榜一大哥”人设不惜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的原国企高管彭毅。分析这类“早节不保”的年轻干部时不难发现,在不良嗜好中误入歧途是他们的共性特征。这些年轻干部起步早、成长快,但他们却未能在身份转变后及时调整好心态、担起责任,反而陷入“及时行乐”、追求低级趣味的认识误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看似是不良嗜好惹的祸,实为思想“总开关”松动的必然结果。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一些年轻干部在上学、就业、晋升等方面过于“顺利”,缺乏足够的党性锤炼及实践历练,理想信念尚未筑牢,在面对不良诱惑时就会定力不够,出现各类行为越界,而这些“小动作”又会让其进一步思想松懈、心存侥幸,最终导致思想堤坝滑坡崩塌。
思想是本,行动是行,本正则行立。年轻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拧紧思想“总开关”始终是关键一步。这既需要引导青年干部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廉洁自律当作立身之本;也需要强化对基层权力的监督,前移反腐关口。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养成俭朴之风,是每位党员干部的政治必修课,更是守护政治生命的纪律防火墙,当谨记于心、始终不渝。(陈文杰)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