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7:02:00
藏书羊肉店生意渐热。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 刘达/摄制
白露节气过后,气温渐降,藏书羊肉的消费季随之开启。今天(9月10日),记者在苏州吴中区木渎镇藏书看到,多家羊肉馆内已是顾客盈门。生意火爆的店家,近期的羊肉日均销售量已达到五只羊左右,凌晨就要开始熬制羊汤,一天要熬两至三次。
一桌羊肉盛宴。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中午11点,尚未到午餐高峰,但在藏书的“三省羊肉馆”内,已经坐满了前来“尝鲜”的食客。店主周翔正和伙计们在灶台前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熟练地切着白切羊肉,一边照应着锅里翻腾的羊汤。菜单上,经典的羊肉汤锅、口感鲜嫩的白切羊肉、味浓下饭的红烧羊肉以及热气腾腾的羊肉面,都是食客们的必点菜品。
羊肉店内忙碌的店员。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天气一转凉,生意就明显好起来了,可以说是天越冷,我们心里越热乎。”周翔说,近段时间店里的生意日渐火爆,目前每天光是羊就要用掉五只左右,这还只是开始,10月后每天能消耗十只羊以上。
为了保证那一口传承了数百年的鲜美,周翔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必须与时间赛跑。“我们的羊汤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必须用最新鲜的羊肉,放在传统的大木桶里熬制。”他指着店内那口标志性的杉木盆堂介绍道,“为了让客人在饭点能喝上头汤,我们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开始忙活。一锅汤至少要熬两个小时,才能达到汤色乳白、香气浓醇的效果。”随着客流量的增加,一锅汤已远远不够供应。“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熬两到三锅汤,才能勉强满足客人的需求。”周翔说。
客人们在用餐。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摄
不远处的“老庆泰羊肉馆”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作为藏书羊肉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傅俐吉一早就开始为当天预定的一个团队客户精心准备食材。相比于许多老店对传统的坚守,傅俐吉在传承祖辈手艺的同时,更注重菜品的创新与研发。“传统是我们的根,但时代在变,食客的口味也在变,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她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羊肉消费旺季,每年她都会带领团队一起研究新的菜式。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藏书羊肉的菜单,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前来品尝。
当天,她正在为团队客户准备一道新菜的试样。这道菜将藏书羊肉和苏州八宝酱结合,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金秋时节,给老饕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随着天气进一步转凉,我们藏书的羊肉店家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迎接一年中最繁忙、最火热的‘羊肉季’。”傅俐吉说。(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朱雪芬/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