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2:35:00
从延安窑洞到改革开放前沿,从脱贫攻坚战场到乡村振兴热土,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倾听民声要有“顺风耳”,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心温度。“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浙江某社区,党员干部创新“小板凳议事会”,把会议开到居民楼前,大家围着几杯清茶说问题、提建议,想方设法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停车难、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小板凳议事会”的背后,是干部们听懂了群众的“话外音”:楼道里堆放的旧家具,可能藏着独居老人的孤独;广场舞音量过大,折射出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碰撞。群众的“芝麻小事”恰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排忧解难要练“铁脚板”,在急难愁盼中架起连心桥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踏遍梁家河每一个角落,不断于实践中出真知,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铁脚板走基层”永不过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肯吃苦、不怕累,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去,坚定有力走出去,去一线摸情况、听诉求、集建议、寻对策。
鱼水情深要建“同心圆”,在长效机制中筑牢治理基石。“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说事、乡贤议事,大力弘扬基层民主,在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中塑造文明新风,推动矛盾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屋场会、大事不出村委会”。此外,还要强化数字赋能,借助“数字技术”强化治安、管理村务、服务村民,不断提升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共同汇聚起踔厉奋发的磅礴力量。(作者: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