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9:52:00
□“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启动”追踪
记者探秘位于福州新区的机器人训练场
人形医疗机器人这样“岗前培训”
工作人员训练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
《福州晚报》4月17日2版报道了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福州新区启动的消息。目前该训练场建设情况如何?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医疗服务?记者进行了探访。
进展:
数据采集完成约10%
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设在福州新区福州数字医疗器械装备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平台暨上研院(福州)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记者采访时,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人形机器人医疗场景数据采集。
一般情况下,人形机器人场景数据采集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真人遥控机器人进行采集;一种是真人穿上布满传感器的设备进行采集;一种是虚拟生成数据。
“目前人形机器人医疗场景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约10%。”上研院(福州)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梅杰介绍,4月中旬训练场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抓紧进行数据采集,主要采用真人遥控机器人等方式进行。
周梅杰透露,目前的主要挑战是训练场布置的医疗场景不够多,机器人设备不够多,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丰富。
作为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未来训练场规划具有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功能验证、质量评估四大功能。待数据采集完成后,训练场将进行人形机器人医疗场景模型训练等。
目标:
适应各类医疗场景
周梅杰还担任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充分调动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资源,是建设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的一大优势。周梅杰说,此前已从上海调了一批设备到福州,加速了数据采集工作,后续希望结合福州的算力资源,共同推进模型训练。据透露,宇树人形机器人也将参与数据采集工作。
据介绍,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将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训练环境,有效解决人形机器人复杂场景适应能力不足、运动控制精度有待提升等关键问题。最直观的目标是,通过该训练场训练出能适应各类医疗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它们将代替医生、护士完成手术之外的各种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各种服务需求。”上研院(福州)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涛说,这样的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福州诞生。
揭秘:
训练场为何落户福州?
目前机器人场景训练场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机器人资源丰富的城市,为何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会落户福州呢?
2021年10月,全省唯一的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落地福州新区,这是由国家支持成立的全国第三个医疗政策先行先试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鉴于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的需求,2023年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长乐区人民政府、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新区开发投资集团协商决定,共同打造福州数字医疗器械装备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平台暨上研院(福州)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福州创新中心”)。2024年3月28日,福州创新中心开始运营,以智能创研中心、关键技术应用中心、验证中心为基础,覆盖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类型。目前,已完成智能创研中心实验室、关键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室、验证中心实验室组建。
周梅杰透露,福州创新中心借鉴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功经验,紧密围绕福州传统及新兴产业对医疗以及机器人领域的需求,通过与福州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功能延伸,共同设立技术创新平台、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形成医疗智能装备公司产业集群,打造福州智能机器人产业新高地,助推福州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坚/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