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用AI重绘记忆——当西湖“恋”上千岛湖,看一颗土豆的“甜蜜逆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20:30:00    

(AI海报制作:杨正弘)

央广网杭州5月4日消息(记者 杨正弘)“以前村民口袋是空空的,如今都鼓起来了!”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金峰乡,金峰乡锦湖村党总支副书记、蒋岭上村书记方小南开心地说。蒋岭上村因地处淳安县中部山区发展受限,曾被贴上“县级软弱落后村”“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标签。

如今,扎根于蒋岭上村的助农企业“岭上花开”公司,其辐射影响力已覆盖至淳安县全域。据统计,该企业已累计助销千岛湖特色农产品达数十万吨,精准帮扶400余农户累计增收600余万元,依托助农收益反哺机制,企业还为蒋岭上村村集体提供了近百万帮扶基金。

蒋岭上村“岭上花开”共富楼(央广网记者 杨正弘 摄)

据方小南介绍,这是一段横跨10余年的村民致富增收故事,故事里西湖“恋”上了千岛湖,杭州市民爱上了来自淳安县的高山土豆。

“西湖‘恋’上千岛湖”

西湖是怎样“恋”上千岛湖的?方小南回忆,2015年1月,西湖景区派驻了杭州市优秀干部代表应满红,赴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盘山土路狭窄陡峭、路面坑洼的窘况便让这位“城里干部”捏了把汗。“应书记第一次来还不敢开车上山,最后是村民帮忙把车开上去的!”村民方小南讲起这段往事仍忍俊不禁。

早年间山路陡峭,要村民帮忙才能开车上山(方小南口述 AIGC生成)

“但也是这位‘第一书记’让村里大变样了!”在方小南的记忆里,应满红驻村期间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村民居住环境改善,还新建了水库并夯实农业基础。临别时,不少村民含泪挽留:“再留三年吧!”这份真诚最终化作乡村振兴的接力——应满红邀请在外创业的方小南返乡接棒。

方小南早年在外打拼,当时已是一个年营收达200万元的建筑承包商,2017年他作出决定:将企业全盘移交儿子经营,自己返乡挑起村干部重担子。“连一个外乡干部都这么拼,我不回来干好,就是对不起生我和养我的蒋岭上村!”方小南向村民承诺,“你们信任我,让我担任村干部,我就一定为你们做好服务。”

“村民想脱贫,只能在田地里动脑筋”

方小南说到做到,随即成为了村里打一通电话便能随叫随到的“义务司机”。在村道尚未通公交的日子里,村民求医问诊、采买物资、置换煤气罐,总能看到方小南的私家车穿梭山间。“最早我这辆车就是村里的‘公交车’。”

“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只有老人留守村庄。”方小南说,“受限于交通,村民想脱贫,只能在田地里动脑筋。”他将目光锁定在村里的高山土豆上,这是此前由应满红书记从台州选育,经浙江省农科院检测合格的优良土豆品种。

村民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优良土豆品种(方小南口述 AIGC生成)

“咱高山土豆品牌必须打响。”当时的“土豆生产队长”方小南在田间立下规矩:禁用化学农药、只用有机肥,严禁打草甘膦、坚持人工除草。蒋岭上村土豆产地位于千岛湖核心景区深山,浇灌的是岩隙渗出的无污染水源。“土豆一口咬下去就像吃白糖棒冰一样,味道甜甜的,口感沙沙的!”方小南一谈及自家的高山土豆就忍不住咽口水。

“土豆不仅送进了西湖景区的饭店,还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钱”

来自蒋岭上村的高山土豆,在西湖景区各机关单位食堂进行了小规模的初步推广,收获了广泛好评。他们很快收到了来自西湖景区内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梅家坞村”的土豆订单。“我们早上七点从千岛湖出发,历经三个小时到达梅家坞村。”当时又化身为“土豆运输队长”的方小南载着一车土豆驶入西湖景区,握着方向盘的他心里直打鼓,“杭州人真能看上这土疙瘩?”

令他意外的是,梅家坞半个村的村民早已在村口翘首以盼。20斤一袋,每斤5元,顷刻间便将整车土豆搬空。“大叔大妈别抢了,明天我还带土豆来!”方小南站在车斗里“凡尔赛”地喊着。“以前村民要挑着担去公路边卖,去千岛湖菜市场卖,剩余的就拿来喂猪。”方小南开心地说,“没想到如今不仅送进了西湖景区的饭店,还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钱!”

土豆被梅家坞村民抢购一空(方小南口述 AIGC生成)

自“明星土豆”在梅家坞村走红后,该村三年来累计捐赠蒋岭上村30万元用于开垦闲置荒地扩种高山土豆。这些来自西湖景区的顾客们还为高山土豆编创了推广顺口溜,“夸得太厉害啦,实在不好意思再跟你重复了。”方小南害羞地直摆手。

“我没什么文化,只能口述,这些故事要能写出来,应该会是一本很厚的书”

2018年,由西湖景区资产集团牵头,联合菜妞农业科技公司、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村集体(时称)共同发起成立了杭州千岛湖岭上花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创新探索出多元化强村共富的“乡村消薄”模式,通过国企、民企、村集体三方协同,架起农产品出村进城“高速路”。

“过去8毛钱一斤的蔬菜,现在‘岭上花开’公司以2.5至3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和销售。”方小南感慨,村民们再也不用肩挑背扛翻山越岭叫卖。更让他欣喜的是,后来建立的“岭上花开共富楼”也实现了全产业链运营:楼上经营精品民宿,楼下打造农产品展销区,地下建设标准化农产品仓储空间。“展厅看中的农产品,立马就能给你成批量配送到家。”方小南说。

游客在共富楼展厅内挑选购买农产品(方小南口述 AIGC生成)

“当初有‘第一书记’来驻村工作时,大伙儿就想着终于有‘文化人’会写文字,会用电脑给村里宣传打广告了。”方小南说,“哪晓得他们还带着经营理念和外面的资源进来,再帮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后来几位‘第一书记’任期到了要走时,有的和乡亲们相拥而泣,有的干脆半夜‘逃跑’——怕见不得离别场面。”方小南说,“我没什么文化,只能口述,这些故事要能写出来,应该会是一本很厚的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用AI重绘记忆——当西湖“恋”上千岛湖,看一颗土豆的“甜蜜逆袭”
2025-05-04 20:30:00
情绪价值拉满!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日撒3000斤蛤蜊
2025-05-04 05:23:00
平遥:喜迎八方游客 情暖“五一”假期
2025-05-03 15:23:00
武威沙漠景区让游客体验“速度与激情”
2025-05-03 14:07:00
“绘笔展高山蝶变·油彩映生态初心”油画作品联展在厦门苏颂书院举行
2025-05-03 1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