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9:26:00
岳阳晚报7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小骅 通讯员 管小穗)“这房子住了十几年,没想到最后因为房产证和晒被子的事,差点和老兄弟撕破脸……”原告老胡握着被告老王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慨。
近日,湘阴县人民法院通过“现场勘验+温情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房屋买卖和相邻权引发的纠纷,让一对相识十几年的老友重拾信任,也为基层矛盾化解写下了一则“法理融情”的生动注脚。
老胡、老王和老邵是相识多年的朋友。2012年,老王与老邵合资在湘阴县共建一栋五层楼房。2013年,老邵将该楼房的第三层出售给老胡,而老王则住在该楼房的顶楼。因房屋性质特殊,房产证始终未能办理,两人虽心有芥蒂,但念及友情,倒也相安无事。真正让矛盾激化的,是老胡的“晒被难题”——由于三层阳台采光不足,老胡多年来一直经老王家中楼梯前往顶楼晒被子。可随着房产证办理事宜久拖不决,双方隔阂渐深,老王逐渐对老胡“上楼”产生抵触,甚至一度闭门拒绝。
承办法官在开完庭后发现该案简单判决容易,但让双方真正解开心结、恢复往来,才是最好的结果。带着这样的想法,法官决定“走现场”——和书记员一起爬上五楼,实地查看房屋结构、通行路线和采光情况。
爬上狭窄的楼梯,法官先查看了老胡的三楼阳台——北侧阳台被相邻建筑遮挡,确实终日不见阳光,阳台上搭着的旧晾衣架蒙着灰。随后上到顶楼,穿过老王家客厅,才到达顶楼开阔的露天阳台,此刻正晾晒着老王家的被褥。
“你看这楼梯间,要是能打通个门,我也不用每次麻烦他。”老胡指着三楼与顶楼楼梯间的隔断墙说。老王却红了眼眶:“不是不让他上来,是这房产证办不下来,他总来闹,我心里堵得慌!”
法官丈量着楼梯间尺寸,发现若打通隔断需改动承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了解到,老王并非故意拖延办证,而是自建房产权手续复杂,就现有政策也难以将房产证办下来。
勘验结束后,法官决定从“情”入手,分别约谈双方:一方面向老王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邻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说明拒绝通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向老胡分析强行改道的现实风险,引导其换位思考——“十几年老友,彼此知根知底,办证的难处,他未必没尽力?”
法官趁热打铁,提起两人十几年的情谊。“你们是认识这么多年的好哥们,现在却为了晒被子的事对簿公堂?”这句话让两人都低下了头。见时机成熟,法官提出调解方案:老王承诺协助老胡完善办证材料,积极配合后续手续办理;老胡放弃“改道”诉求,老王则保证“随时欢迎老胡上楼晒被子”,并在顶楼加装晾衣设施方便双方使用。
“其实我们都不想闹僵,只是缺个好好说话的机会。”最终,双方当场和好,并表示自己协商解决。老胡当场写下撤诉申请书,双方在笑声中冰释前嫌。
从“对簿公堂”到“和好如初”,老王和老胡的故事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法律有尺度,调解有温度。当司法的阳光不仅照亮卷宗里的“法理”,更照进当事人的“心里”,矛盾才能真正从“根源”化解,社会的和谐之花才能在每一个“案结事了”的故事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