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08:12:00
阳信高速即将开通。梁家瑜 摄
阳春工业园区。龙敏 摄
阳春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图为阳春市区东湖公园。植兰裕 摄
8月,阳春大地一片火热。阳春高新区内设备高速运转,运输车辆往复穿梭;广湛高铁、阳信高速加快建设,年内通车在望;污水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传来喜讯,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千帆云集阳春东湖,省级赛事带动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这些活跃的经济场景,反映着阳春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最新出炉的“经济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春市GDP总量188.15亿元,同比增长4.6%,在阳江市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期中答卷”。
当前,阳春市正锚定全年目标任务补短板、锻长板,努力在“半年稳”的基础上实现“三季进”“全年好”,加快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黄诗怡 曹盘峰 梁家瑜
深化产业布局
锻造经济向上韧性
今年以来,阳江阳春润龙风电场一期项目加速推进。该项目一期项目总装机容量100MW,总投资约8.7亿元,共安装15台单机容量6.7MW的风力发电机组。
“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利用小时数约2000个小时,预计年发电量2亿度左右。”项目部生产经理徐水生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为阳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新能源产业加力提速,体现出阳春布局推进“5+2+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眼光。上半年,阳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这是聚势蓄力、内生动力持续积淀的必然,彰显出“稳”“新”“好”叠加的强劲韧性。
“稳”的态势延续。该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与一季度持平,在阳江市排名第二,特别是制造业中涉及的基础指标规上制造业不变价增加值增长23.6%,制造业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为经济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的动力集聚。上半年,阳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4%,其中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同比增长38.8%,增长势头迅猛;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赛道加速发展,阳春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阳春市保力新储能项目开始试投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236.42亿元。
“好”的趋势显现。上半年,阳春市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增长47.08%,商品房网签销售额增长22.8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6.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项目投资、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4.1%、34.6%、48.3%。
这些数据背后,是阳春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融湾入圈”为突破口,持续聚合政策、产业、要素之势的结果。
聚焦产城人文
激发城乡发展活力
今年4月,阳春市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该市以“产城人文”融合为重点,将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
8月5日,在阳春市河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建设现场,装配式污水池、设备间、办公楼等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毕,预计8月底试运行。该项目投资约1.1亿元,服务群众约7万人。
城乡美了,经济发展成果也让更多群众受惠。在城市,阳春市形成市区两江三岸品质空间片区重要节点规划设计成果,市政基础设施新建与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批)PPP项目等市政项目基本完成,广湛高铁阳春段、阳信高速阳春段等项目全面提速。在乡村,阳春市2024年通过“竞争奖补+农民工匠”开展村庄建设400条,目前已完工282条、验收81条,2025年推进53条村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巩固第一批10个典型村和第二批26个典型村培育成效,选树培育第三批20个典型村,共实施项目139个。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的肌体,那么文旅发展便是这座城市的灵魂。阳春深挖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成9个乡村旅游主题驿站,推出覆盖全市17个镇(街道)多种主题的旅游线路;今年以来精心举办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高流河千年古墟、2025杜鹃花海·阳江阳春鸡笼顶越野赛、省航海模型锦标赛等活动,开展文化活动19场次;打造多业态消费新场景,推动阳春市与广州岭南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阳江阳春长兴岭南东方酒店建设,举办2025年阳春市(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招商及文旅推介会。
数据印证着文旅潜力的释放。上半年,阳春市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数13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6%、41.2%,势头良好。
抢抓发展机遇
攻坚实现全年目标
7月30日,2025年阳春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召开。这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顶住压力、稳中向好、打好打赢。
2025年上半年,阳春市GDP总量188.15亿元、同比增长4.6%。此外,阳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均位居阳江各县(市、区)前列。
但是,深入对比分析来看,阳春市各方面的发展压力仍然不小。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上半年主要依靠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承压;二是目标任务的压力,实现原定目标还有差距,部分指标增速不及预期;三是争先进位的压力,省内各兄弟县(市、区)都在奋起直追,阳春需要在竞争中营造发展优势。
下半年是抓项目建设的黄金季,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期。虽然有压力,但阳春也拥有许多难得机遇:该市有50个项目纳入省级专项债券储备库,后续争取空间广阔;广湛高铁、阳信高速通车在望,阳春即将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发展脉络更清晰,以漠阳江为主轴的山水画廊示范带、岭南生态康养谷、漠阳江春城段上游综合整治工程、春州大桥东南侧城市片区提升等一批大项目持续推进;“十五五”项目储备充足,涵盖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等领域共164个,为实现阳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年中正是关键节点。阳春市将研判形势、客观分析,进一步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全力冲刺下半年,把长板拉长、把短板补齐,坚决打好打赢经济发展攻坚战。
■争先进位
深化“十个紧盯十个抓”
下半年,阳春市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争分夺秒推动下半年经济实现最好结果,努力在“半年稳”的基础上实现“三季进”“全年好”,主要做到“十个紧盯十个抓”。
紧盯目标抓调度,抓好全年预期目标、“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全年重点项目目标进度管理。
紧盯产业抓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5+2+N”工业产业体系,抓好“一园五区”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八大精新特优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康养业,确保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紧盯项目抓进度。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推进,推动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在建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投产项目早日入库纳统;狠抓农业项目建设推进,加快岭南生态康养谷项目、省级鳜鱼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等建设;狠抓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加快推进三大国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山水画廊示范带先行段建设等。
紧盯城乡抓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建设、典型镇村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加速推进夏季攻坚大行动,抓好环境整治;加速推进“4+5+1”风貌管控提升。
紧盯瓶颈抓突破。探索要素保障破题路径,强化资金、用地等保障;探索体制机制破题路径,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盯企业抓服务。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培育企业、用心用情招商引资。
紧盯底线抓稳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紧盯疫情抓防控。压实责任、联防联控;精准施策、强化预警;源头治理、全域防控。
紧盯纪律抓廉政。深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做好巡视巡察等工作。
紧盯规划抓布局。加快形成阳春“十五五”规划建议、纲要等,为“十五五”时期阳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线
阳信高速预计9月底
正式通车运营
8月7日,笔者提前打卡即将开通的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下称“阳信高速”),实地模拟了通车前后的出行路线。
据悉,目前从阳春市陂面镇前往阳春市永宁镇需要绕行47公里的蜿蜒山路,耗时约56分钟。阳信高速开通后,同样的路程仅需18分钟即可到达,通行时间缩短了近70%。
笔者在阳信高速沿线看到,大部分路面施工已完成,还有部分路段施工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进行路面标线、指示牌安装、隔离带绿化植物栽种及边坡绿化等作业。目前,工程全部进入冲刺收尾阶段,施工人员正加快建设脚步,向着国庆节前全线通车的目标全力冲刺。
据了解,阳信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主骨架布局中“七横”的组成部分,线路全长141.91公里,其中阳江阳春段全长64.106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对完善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阳春市高速公路指挥部透露,阳信高速是贯穿阳春市的第四条高速公路,途经永宁、圭岗、三甲、双滘等镇,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98%,预计将于9月底正式通车运营。
统筹:黄韬炜 罗超静 陆祖河 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