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2:33:00
脊柱手术,因为技术极其复杂难掌握,病人不敢做,医生害怕做,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病人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脊柱外科医生因此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刀锋起舞”的医生,他就是赵小飞主任。作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从医16年以来,赵小飞扎根临床一线,以共产党员的赤诚与医者的担当,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崇高信念,弘扬着“厚德博学、大医精诚、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二院精神。
党徽映亮无影灯
“想要成为一名成熟的外科医生,必须以过硬的临床技能为支撑。”从业以来,赵小飞专注于脊柱外科领域,白天坐门诊,中午、晚上做手术,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台台成功的手术印证了赵小飞的技术水平,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医生眼里没有上下班,只有患者需不需要。”凌晨的手术室总是灯火通明,只见赵小飞带领脊柱外科团队在手术台上“刀锋起舞”,在无影灯下与时间赛跑。深夜回家已是常态,但对此,他从无怨言,竭尽所能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
同时,作为一名拥有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赵小飞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刻于心。他积极参加支部会议,主动建言献策,履行党员职责;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带领脊柱外科团队深入社区、乡村,积极参加义诊与科普宣传活动。每年5月21日的“世界脊柱健康日”,活动现场的他身着白大褂,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细致检查脊柱状况,耐心解答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科普脊柱健康知识。
真诚照亮心温度
“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对患者高度负责,心中要时刻装着患者。”工作多年,即便当了科室主任,赵小飞仍秉持着医者仁心的理念,坚持早晚查房,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及康复情况进行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以严谨的态度与温暖的关怀,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托起病患的尊严人生。
去年,赵小飞遇到了一位患者,她是一位身姿绰约的舞蹈老师,却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弯下“优雅”的弧度。赵小飞深知,对于这位患者而言,要治愈的不仅是颈椎病,更要考虑到术后可能留下的颈部疤痕,守护舞者的“美的底线”。在经过充分的术前会诊讨论后,赵小飞团队决定采取脊柱内镜以颈部后方小切口,解决神经根压迫问题。手术非常顺利,切口仅0.7㎝。这台手术,不仅解除了神经根的枷锁,更守住了舞者的“天鹅颈”,承托起了舞者的尊严。
提及赵医生,无论是曾接受过他治疗的患者,还是始终陪伴在侧的家属,无不心怀感激、交口称赞。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怀揣着无比的真挚与热忱,这份医者仁心,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如今,脊柱外科年门诊量13000余人次,手术1200余台。而诊室里的温情故事,依旧在上演。
技术缔造新传奇
今年4月份,一名77岁高龄患者因胸椎椎管狭窄行走困难。面对高龄、体弱、并发症多的挑战,赵小飞团队迎难而上,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在0.5—1cm微创通道内完成精准减压,术后患者即刻恢复感知,次日即可自主行走。此次微创UBE手术的成功是赵小飞团队深耕脊柱微创领域的缩影,也标志着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微创化、精细化的发展进程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日,一名14岁的小患者则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承受着身体与心理双重压力。面对复杂病情,赵小飞细致评估、耐心沟通,最终在他与北京积水潭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实施高难度的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成功改善其外观畸形。
从微创UBE到复杂截骨矫形,赵小飞以“毫米级精准”与“个体化方案”破解临床难题,用技术创新为患者重塑生命尊严。
薪火传承医者魂
赵小飞深知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传承和创新,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紧跟国内外脊柱外科发展,才能实现科室团队专业水平的跨越提升。自成立以来,脊柱外科紧跟国内外发展动态前沿,赴国内优秀医院参观学习交流。长期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郑大一附院等知名医院及专家有技术合作。先后派出多名医护人员赴北京、西安、郑州、太原学习进修,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科发展。同时,赵小飞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年轻医生传授医学知识,通过查房、手术、学术讲座等带教活动提升青年医师临床工作能力。在他的带领下,脊柱外科完成了很多难度高、风险大的手术,不仅医疗水平稳步提升,更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足的精英团队,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希望。
凡生命所需,必竭尽全力。赵小飞就是这样一位匠心医者,秉承匠人之心,深耕医学沃土,将对党的忠诚融入到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托起病患的尊严人生,将治病与治人完美嵌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无影灯下续写他的“微创”人生。
来源: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订阅号
编辑:勾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