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50:00
为进一步扩大提升“扫黄打非”工作影响力,不断增强“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扫黄打非”主动性,南阳市创新宣传形式与方法,将“扫黄打非”宣传与弘扬非遗技艺、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扫黄打非”飞入寻常百姓家。
巧搭平台,借势发力
3月30日,南阳市利用“2025年社旗·赊店书会”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宣传进基层文艺展演活动。
按照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工作思路,紧扣人流量大、受众多元的特点,以渔鼓、提线木偶、三弦书、鼓词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创作提升了一批群众易接受、喜接受的文艺节目进行集中展演宣传。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的认识“扫黄打非”、了解“扫黄打非”,明白什么是“黄”,理解什么是“非”,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出版传播活动。
寓教于乐,成风化人
展演活动现场,以提线木偶剧《“扫黄打非”声铿锵》震撼开场,精致的木偶与质朴的唱词交相辉映,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传递出清除文化垃圾、严打非法出版物的坚定信念。省级非遗剧目《渔鼓欢唱护苗歌》以悠扬的渔鼓旋律,呼唤全社会共同承担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崇高使命。南阳鼓词《“扫黄打非”说家乡》则以生动的唱腔与真挚的语言,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又以艺术之名弘扬了“扫黄打非”的精神。全国闻名的快板《“扫黄打非”正气扬》,在清脆的竹板节奏中,以朗朗上口的词句激发了民众守护文化净土、弘扬正能量的强烈责任感。曲艺联唱《“扫黄打非”挥铁拳》巧妙融合传统曲艺与“扫黄打非”主题,让非遗之美与正义之声共鸣。而豫剧《作茧自缚》则以鲜活的案例警示世人,深刻揭示了“黄”与“非”的危害,引领大众携手共建一个清新、健康的精神家园。
展演活动中,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反响热烈。演出间隙,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进行政策法规宣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极大地提升了“扫黄打非”的社会认知度与民众的参与热情。
深耕厚植,乘势而上
此次文艺展演,南阳市成功将“扫黄打非”工作与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紧密相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深化了他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解与认同。
据了解,南阳市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创新宣传模式,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依托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让“扫黄打非”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携手社会各界,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共筑清朗家园的美好愿景。
来源:南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