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8:08:00
《天汉访》抗旱特别节目
今年以来,全市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土壤含水量下降过快,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旱情,对我们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2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供水抗旱工作调度会,安排部署农村人饮工程季节性缺水抗旱工作,抗旱保农工作全面启动。4月17日启动全市抗旱四级应急响应,4月23日启动全市干旱防御三级应急响应。
当前,我市正值夏粮产量形成、秋粮播种的关键时期,是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阶段。针对当前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分析研判,强化统筹调度,持续部署推进,市级相关部门主动担责,协调联动,合力推进抗旱减灾的措施落地,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奋战在抗旱一线,全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稳定有序。那么我们是如何抓好抗旱保粮工作的?期间还存在什么实际困难?后续还要采取哪些抗旱措施?
本期《天汉访》节目,我们将邀请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汉中市水利局副局长周冰冰,汉中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小峰,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水稻专家、研究员张万春,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玉米专家、高级农艺师张增川,就“如何抓好抗旱保粮工作的?期间还存在什么实际困难?后续还要采取哪些抗旱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欢迎收看!
一样的访谈 不一样的对话
欢迎收看本期《天汉访》
↓↓↓
《天汉访》抗旱特别节目文稿
(本期节目文稿为节选,详细访谈内容见视频)
主持人封哲: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守护一方粮仓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首要任务。那么王局长,我市的粮食生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今年我们夏季粮油收获的面积预计在230万亩左右,其中油菜113万亩已经陆续进入了成熟期,收获在即;那么60万亩小麦已经进入了灌浆期;还有54万亩的马铃薯已经陆续了进入膨大期,还有豌豆、蚕豆等杂豆。同时我们秋粮的播种工作也已经开始,已经播种玉米54万亩,11.5万亩的水稻秧苗长势较好,能够满足咱们120余万亩水稻的插秧需求。
主持人封哲:
目前我市的旱情情况是什么样子?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今年进入4月份,气温骤然回升,土壤含水量不足,那么旱象逐步露头。4月21日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双重作用下,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虽然目前全市旱情呈蔓延的态势,但是从土壤墒情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来看,以轻旱和中旱为主。
主持人封哲:
张局长,气象部门对于监测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什么样子?
汉中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小峰:
根据我们气象监测数据分析,3月16日以来,我市气温偏高,连续无降水日数长,日照偏多,风速偏大的共同影响,土壤作物蒸散作用增大。根据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监测显示,汉中大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
主持人封哲:
抗旱保农是全市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那么近期我们就对应的旱情,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针对多年不遇的春季持续地高温少雨,我们坚持先生活、后生产,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稳定,多措并举抗旱保苗。调集机动抽水、浇水设备1270余台(套),调用运水车3000余辆,广开水源设备,扩大浇灌的面积,已累计浇灌作物18.65万亩,切实抓好在田作物的管理,喷施抗旱调节剂17.5万亩,开展小麦“一喷三防”58.3万亩次。另一个方面,统筹保障养殖用水。畜牧养殖上,针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提早“一场一策”制定用水保障方案,协助找好稳定水源,指导散户做好饲养管理,推行定量喂水措施,防止出现牲畜饮水困难。
水产养殖上,指导各主体适当地减少换水频次,及时地加深塘库、抬高水位,保障渔业用水,防止水浅、温高影响水产养殖。针对前期镇巴县、洋县、佛坪县部分养殖场(户)缺水问题,采取组织送水、协调打井等方式解决困难,目前全市的养殖场(户)未出现较大的损失。
主持人 封哲:
当前的干旱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来讲,面临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咱们主要的困难还是水稻的插秧。水稻是咱们汉中市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的种植面积120万亩以上,也是咱们全市全生育周期用水量最大的作物。咱们水稻插秧在即,前期需水量较大,在降水偏少,供水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广辟水源补、精打细算用,全力确保水稻一亩不落,应插尽插。同时还要通过推行咱们高效的生产技术措施,来实现节水的生产。
主持人 封哲:
我们水利部门有没有什么好的措施来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呢?
汉中市水利局副局长周冰冰:
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三个措施:一个是蓄水保供,当前各灌区现有可利用的水库大概是140座,蓄水量9000多万方,还有577眼机井,考虑未来旱情可能持续发展,我们正在组织进行勘察选址,确保随时还能再建一批机井,全力保障后续插秧用水的需求;二是今年持续干旱造成全市的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为保证水稻育秧,各灌区采取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采取泵站抽水、循环利用、灌溉退水、塘库蓄水、启用机电井等多种方式保证灌溉的供水;第三个方面目前我们统一调度水资源,优先采用“轮灌”的方式,分片区轮流供水,尽可能地让每块田地都能“喝饱水”。制定科学用水计划,要求积极配合灌区管理单位配水安排,集中时段积极引水,按需灌溉。如果当时的水量确实不能保证大田插秧的需要,可以按照县镇农技干部的指导意见,适当地推迟插秧时间。
主持人封哲:
我们能不能通过“人工降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汉中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小峰:
“人工降雨”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具体应该是“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也不是“凭空造雨”,而且是在已有降水条件下增加雨量。一个是天空中有云,云里要有一定的冰核或者云凝结核;二是云层厚度一般要大于两公里;三是云中要有充分的水汽循环和补充。咱们汉中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话,主要是靠增雨火箭,还有地面烟炉,搭配不同的催化剂“化云为雨”。汉中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也已储备了足够的火箭弹,只要有合适的天气就立即申请进行空域立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主持人封哲:
我们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来保障用水的安全?
汉中市水利局副局长周冰冰:
我们一方面要求各县区加强供水设施检修,提高工程的保证率;另外一方面指导县区采取新开辟水源、分时段供水、启用备用水源、村组统一送水等多种方式,全力解决干旱用水问题。4月份,我们还抽调了1300多名干部,对全市农村保障情况开展了大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正逐个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果后期大家遇到饮水问题,请及时向所在的镇村和县区水利部门反映,也可以拨打市县水利局的农村饮水服务监督电话0916-2214598,我们将第一时间派人核实处理。我局也将持续监测全市的饮水情况,全力保障饮水安全。
主持人封哲:
我们其实是可以通过节水的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的,可以采取哪些农技措施来保障水稻插秧的顺利进行呢?
汉中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水稻专家、研究员张万春:
汉中水稻生产的几个关键点,第一个点就是我们一个安全播期,4月10日以后再播种(育秧田播种时间);第二个我们水稻的高产插期是5月的15日到6月5日,在这个时段你插的水稻才能获得高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高产的抽穗期,这个是7月底和8月的中上旬;还有一个是安全齐穗期,这个是8月20日,如果插秧插的太晚,错过安全齐穗期,水稻会减产;插的太早,如果没有在高产出穗期,我们水稻产量也不高。
近年,我们汉中出现一些早插的现象,有的提前到4月底就插秧,这个时候咱们的地温还没回升上来,水温和泥温都特别低,会出现根系发育不良,出现僵苗,秧苗小对我们大田的草害、虫害防控有难度;第二点我们一定要主推“两增一控”技术,其中一个就是增加我们的基本苗,增加我们插秧密度。
尤其今年的干旱状态下,平川我们插到1.2万穴左右,咱们浅山丘陵区插到1.5万穴左右,这样就能获得高产;我们水稻插秧如果推迟到六月份以后,我们每推迟一天,我们亩基本苗要增加1到2千苗,这样才能通过增加基本苗而获得高产。第三点在今年这种干旱状况下,我推荐大家采取是快水浸田泡田、迅速整田的一个方式,我们联合机械,迅速整田,这样可防止渗漏,水稻栽培时,浅水插秧,用一寸的水源进行管理就对了。我们可以推广干干湿湿的灌溉模式,前面灌一次水让水自然落干以后再灌,这样一个干湿过程还能节约我们的水资源,实现我们全面的水稻增产增收。
主持人封哲:
我市的玉米种植是以坡地种植为主的,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怎么能够去完成这项播种任务?
汉中市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玉米专家、高级农艺师张增川:
我市的玉米面积大约有100万亩左右,现在已经播种了54万亩,对于剩下的由于旱情的影响,不能播种的,第一就是选择抗旱性、稳产性的品种和高产性的品种,这里我们推荐中金368,登海605以及豫玉22,另外还可以搭配种植延科368、沃玉3号等;第二项措施,由于墒情的影响,地块比较干旱,它不足以保证咱们种子发芽,所以咱们推迟播期,等雨播种。
咱们平川地区最迟可以播种到6月10日,对于丘陵坡地可以最迟5月20日之前播种就行,(平川地区)育苗移栽期是6月25日,咱们丘陵坡地移栽期是6月5日;第三在播种之前可以用抗旱剂进行拌种,例如FA旱地龙它就是一个抗旱剂,它对于种子有增加吸水和保水的能力,第二,在往年正常播种深度的基础上可以增加1到2厘米,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再一个可以进行覆膜播种,增加地温保墒;最后一项就是,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只要保证土层的10厘米湿润,达到种子出苗的条件,保证玉米种子出苗。
主持人 封哲:
王局,怎么样去把更好的一些技术和措施带进千家万户呢?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咱们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地成立了11个包县的工作组,安排农业农村系统的1200多名干部下沉开展抗旱的指导,逐地块查苗情、查墒情、查灾情,帮助协调解决基层抗旱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分作物、分品种制定抗旱的关键技术措施要点,拍摄了6个技术短视频,通过咱们抖音、微信等渠道推送到千家万户。同时我们大力培育区域化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开展集中的代育、代插、代种社会化服务,确保了实现高效生产。
主持人封哲:
张局长,后期的天气情况如何?会有大范围的降雨吗?
汉中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小峰:
根据目前天气形势的话,我市天气总体平稳,4日前后有一次降水过程,但仍需关注高温、大风、强对流等天气过程的影响。5月8日到9日,12日到14日也有两次降水天气过程。为了进一步增加咱们全市的一个降水量,我们继续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主动强化与各部门的联合会商,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主持人封哲:
在持续干旱的影响下,我们怎么去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呢?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
面对当前的旱情,我们会同水利、气象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咱们的重中之重,紧盯咱们农村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排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边整改、边巩固、边提升,持续健全覆盖90.6万户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探索引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咱们巩固衔接,牢牢地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主持人封哲:
在今天的节目访谈当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前的旱情形势,农业抗旱最新情况和采取的各项措施,更让我们体会到农业的不易,每一份行动都是为把“饭碗”端得更牢,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节约用水、珍惜粮食。抗旱是一场保粮安、稳天下的攻坚战,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志成城,必将打赢抗旱硬仗,守住“汉中粮仓”。
在节目的最后,受访谈单位委托,对我们县(区)、镇(街道)等一线参加抗旱保农的领导干部呼吁两件事项:一是可以抽引荒水入塘库,努力增加灌溉水库蓄水量;二是请大家要做好农业抗旱技术要点宣传,特别水稻插秧不能早插,要集中用水,集中插在专家所讲的高产插秧期。
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也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您可以下载“汉中日报”APP,关注微信公众号“汉中发布”“汉中日报”“汉中视听”,关注“学习强国”汉中学习平台,或者拨打我们的栏目热线0916-2180213,欢迎和我们交流互动。
来源:汉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