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已进入高发季!很多人中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56:00    

气温渐回暖

正是出游季

户外活动时

若发现被“黑痣”般小虫子叮咬

千万要当心

一旦处理不当

严重可致命

清明假期,杭州叶女士带着10岁女儿乐乐前往野外游玩。乐乐在山野间玩得兴起,甚至在草丛里打起滚。回家时,叶女士发现乐乐的眉尾多了颗“黑痣”。

凑近一看,竟是只“虫子”在吸血,她赶紧将其从女儿头上拨下。见没什么明显伤口,便简单用水擦了一下。

图源:杭州市中医院

不久后,乐乐脸上肿起大包,还突发38.5℃高烧。经医生检查,咬伤乐乐的“罪魁祸首”正是蜱虫。

3月27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蜱虫叮咬进入高发季,户外活动后应检查全身,发现蜱虫附着需用镊子垂直拔出。

蜱虫是一种寄生性、吸血性的节肢动物,可以传播多种疾病。

2024年4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记录其母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

该网友称,起初家人以为母亲只是普通感冒发烧。经检查,其母被确诊为“蜱虫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发病到死亡仅7天。

此外,随着蜱虫出没,有一个“隐形杀手”悄然进入了高发期,它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被称为“蜱虫病”。它起病急、进展快,严重时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蜱虫叮咬是主因!采茶工等易中招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何宏亮介绍,它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原因是蜱虫叮咬。

“蜱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们喜欢附着在动物或人体的皮肤上吸血。主要栖息地为山区、林地、草地及其边缘过渡带,当蜱虫叮咬了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或人后,再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此外,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也可能导致感染,尤其是在照顾重症患者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感染风险会增加。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这一疾病?何宏亮表示,农民,采茶工,靠近山区、林地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均属于高危人群,且老年人病情尤重。

警惕八大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

如何识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何宏亮告诉记者,该疾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多在6-9天。

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甚至超过40℃,持续数天不退)、全身症状(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精神不振)、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黑便等)、消化系统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循环系统症状(心悸、胸闷等)、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甚至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淋巴结肿大(颈部、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压痛明显)、血小板骤降(全身出血倾向,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血等,严重时可能内脏出血)。

如果您在近期内有蜱虫叮咬史,或者接触过疑似患者,并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但通过早期对症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切勿在家逗留自行服药,贻误病情,增加传染风险。

发现蜱虫叮咬,不要拍打或硬拔

怎样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家介绍,首先要避免蜱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如果需要进入这些区域,要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皮肤或衣物上涂抹驱虫剂(如避蚊胺DEET≥20%、派卡瑞丁或伊默宁),帐篷等可用0.5%氯菊酯处理,可以有效驱赶蜱虫。此外,从户外回来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尤其是头皮、耳后、腋窝、腰部等容易被蜱虫叮咬的部位,看看有没有蜱虫附着。衣物高温烘干,帐篷、背包等户外用品仔细清理。

与此同时,应注意环境卫生。专家建议,定期清理家周围的杂草和灌木丛,减少蜱虫的滋生地。给宠物定期进行驱虫处理,外出后及时清洁,避免宠物成为蜱虫的宿主,将蜱虫带回家中。

“如果发现蜱虫叮咬了自己,不要惊慌,更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或硬拔。可以用酒精涂抹蜱虫,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镊子轻轻将其取出。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并及时就医。”何宏亮补充道。除了做好蜱虫防护,专家表示,远离传染源、增强免疫力、高危人群筛查也很重要。经常接触野外环境者,建议定期检查血常规,尽早发现异常。

合报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唐萌

实习生:马玥蓉

通讯员:方雯

来源: 合肥晚报

相关文章
已进入高发季!很多人中招
2025-04-10 07:56:00
感冒只需一粒蒜,这么用或能解救咳嗽与咽痒,全家适用
2025-04-08 09:16:00
运动不受伤,留意困扰肩部的“隐形杀手”
2025-04-06 12:30:00
小偷冒充户主找锁匠开门,法院:锁匠承担60%的补充责任
2025-04-05 21:44:00
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在这几个部位一定要当心
2025-04-05 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