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56:00
这是上海3月某个30多摄氏度高温天的下午。数字手表突然传来震动,我撑着铁锹忍不住看了眼:心率120,中等强度活动今天已经达标。不远处,快5岁的儿子在田里兴奋地跳来跳去,俨然把这里当作了大型天然蹦床。而我在想:趁大家还没来,要不先撤了算了?
一年前,儿子的幼儿园包了郊区一块农田,尝试有机种植。园长说,这片农场就是送给孩子们的一件大玩具,用一年的时间来探索传统农耕和二十四节气的奥秘。然而,从小生长在城市、不识五谷的我在大太阳下还是打起了退堂鼓:与其这么耗一下午,是不是回家躺平更舒服呢?还没等我做完决定,幼儿园大部队来了,我只能继续劳动。
“今天的任务很多。”园长宣布,“要把自己的田翻土,要种土豆,要烧草木灰,还要种草莓苗。”园长本身也是一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在整个幼儿园时期,她都致力于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以更符合他们身心节奏的方式成长。这样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一批和她同频的家长,但种地显然不是大家最擅长的事情。上周匆忙种下的番茄苗还是因为天气寒冷冻死了。大家才明白过来,老祖宗的农耕文化自有其规律,清明前的苗更要小心谨慎。
我继续翻着土。一把铁锹下去,右脚用力再踩一下,松软的土地质感就像刚出炉的红薯,软软的,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的动画片《黑猫警长》里吃红土的小偷。估计编剧也有种地经验,不然非亲身经历,编不出这样的情节。我顺着铁锹往上轻轻一提,深色的土就露了出来,覆盖了本来表面那层有些干裂的浅色土。这样的动作重复大概100遍,就能把自留地翻完。这些也是我人到中年在这片农场才学会的事。渐渐地,不知是劳动本身犹如运动会分泌带来快感的多巴胺,还是土地本身自带的疗愈能量,我们这些“城里人”在重复劳动中发现自己停不下来的大脑居然暂时停了下来,身心也跟着愉悦起来。
“这个有8000多年历史了。”儿子指着人手一把的铁锹、对着园长“卖弄”自己刚学来的知识。前一天晚上,我和他刚读过一本关于烧菜的历史绘本。不远处,孩子们汇聚起了周围农地捡来的秸秆,由家长点火烧起了草木灰。初春的土地需要营养,秸秆燃尽后的灰里含有矿质元素,是最好的肥料。熊熊燃起的火堆也点燃了孩子们基因里人类初见火堆的兴奋,虽然已经连续劳作3个小时,但他们仍然执着地从远处扛来比身体还高的秸秆,然后奋力掷于火堆中。火的发现与利用曾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伴随着各种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是,地球上的能源储量终究是有限的,一个全新的低碳时代就这样应运而生。如何让这份绿色延续也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劳动全部结束时,太阳快下山了。回去的路上,错过午睡但双眼炯炯有神的儿子对我说:“下个星期我还要来农场!”“好的,”我回答,“我也想来。”此时的我早已没有初来时的困倦。每次都是这样,身体在短暂的不适应之后,会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命,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我知道,这是来自这片有机农场的能量,也是来自春天土地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