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校变身垃圾站 业主质疑不知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6:00    

博达汇峰小区1栋旁的教育用地,规划7年无动工迹象,去年底被调整为垃圾站,上千名业主反对。

“小区旁原本规划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却要改建一个大型垃圾站?这真是想想就闹心”。近段时间,中山市西区街道博达汇峰小区业主反映他们就遇到了这样让人郁闷的事。按照原本的规划,小区1栋旁边的空地是要建一所学校,但近期有业主发现原本规划教育用地却用来新建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垃圾站。有业主表示,当他们得知这里要建垃圾站的消息时已经错过了相关部门组织的意见征集会议,不少业主都没能充分表达对该方案的看法。近日,南都记者从西区街道了解到,目前已暂停了本次规划调整。

问 题

小区旁教育用地规划调整为垃圾转运站

“小区旁边原本一直都是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的。”博达汇峰小区业主陈先生介绍,去年12月,西区街道发布了一个规划修改的草案,要把这里变成一个垃圾转运站。据悉,该垃圾转运站用地规模为4200平方米、拟设计转运量为120吨/天。根据相关标准,该规划垃圾转运站属于中小型垃圾转运站。

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中山市西区街道发布了《中山市中心城区马山片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01、02、0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草案)。该草案对相关片区的用地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前,片区内同样规划有垃圾转运站,位于狮滘河南侧,彩虹大道两边,而博达汇峰小区和马山公园北侧地块则属于教育用地,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规划调整后,垃圾转运站移至了博达汇峰小区和马山公园北侧地块,而教育用地则移至原址西北侧的地块。

南都记者来到博达汇峰小区现场走访时看到,将要建设垃圾转运站的地块距离小区1栋仅百余米,如今仍是一块种满绿植的荒地。

声 音

《规划修改》公众座谈会大多数业主不知情

从学校变为垃圾转运站,这样的落差不可谓不大。“知道这个规划修改之后,很多业主都非常反感,反对声音非常大。”陈先生表示,小区很多业主选择在这里购房,就是看中了此前这一片区的规划:小区旁就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陈先生介绍,根据其在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官网上查询到的马山片区的规划,2017年时,小区旁这一地块便被规划为了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年相关规划依旧如此,直至去年12月规划修改。

此外,垃圾转运站对小区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是广大业主反对这一规划修改的主要原因。陈先生介绍,如今距离小区约100米处就有一个小型垃圾转运站,“每天都有垃圾转运车来往,路过小区的时候,噪音很大,而且每次路过垃圾站都有很大的臭味”。陈先生表示,如今这么小的一个垃圾站都对小区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真建了一个4200平方米的垃圾转运站在小区旁,不知道会对小区造成多大的影响,“西区街道称会采取措施将垃圾站的影响降低,但是降低不代表没影响”。

另外,许多业主还存有“西区街道不听民意”的质疑声。今年3月26日,西区街道发布了关于《中山市中心城区马山片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01、02、0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以下简称《规划修改》)公示采信情况的通告称,西区街道于2025年2月10日召开了《规划修改》公众座谈会。陈先生表示,2月10日召开的座谈会大多数业主都不知情,“因为我们没有业委会,西区街道是随机抽取了两名业主参与座谈会,而参加座谈会的业主连讲话的机会都没有”。

通告显示,公示期间共收到472条公众反馈意见,针对公众反馈的各类意见,设计单位均给出了相关意见,同时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及西区街道均采纳了设计单位意见。有业主透露当他们得知这里要建垃圾站的消息时,已经错过了相关部门组织的意见征集会议,不少业主都很遗憾没能充分表达对该方案的看法。陈先生表示,这意味着他们的这些反对意见都是无效的,“我们公众的意见都没有得到采纳”。

陈先生称,公示采信情况的通告发布后,大多业主才了解到此事,“很多业主的意见、声音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陈先生称,他们后续收集小区业主意见时,共收集到了1400多位住户签名反对建垃圾转运站。陈先生介绍,4月7日,西区街道再次召开了座谈会,邀请了5名业主代表参加。根据陈先生提供的座谈会笔录,会上西区街道及设计单位就业主代表提出的意见一一做了解释说明,同时西区街道指出,项目的论证工作会继续深化,在解决问题之后才会进行下一个阶段。

回 应

西区街道:已暂停本次规划调整工作

南都记者就《规划修改》相关问题询问西区街道,街道方面回应称,已于4月9日停止了此次规划调整,马山片区的规划仍按“旧版”规划进行。

南都记者向业主张女士了解到,经过业主多次的反馈和投诉,西区街道组织业主代表协商,并向小区业主反馈称已经暂停规划调整,同时发布了相关公告。公告显示,《规划修改》调整期间,收到片区相关利害关系人意见建议,经研究,现决定暂停本次规划调整工作。

中山市人大代表、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梁友明认为,从九年一贯制学校到垃圾转运站的重大功能变更,再到短短四个月内叫停,反映出规划调整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公共规划应具有法律权威性和长期稳定性,频繁变动易削弱政府公信力。建议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建立“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制度,明确变更的阈值条件。

同时,重大民生规划应在立项前即开展社会风险评估和民意征集,而非在决策后被动应对矛盾。此次事件暴露出“事前协商不足,事后补救被动”的工作短板。建议推行“双公示”流程(意向公示+方案公示),前置公众参与环节。

垃圾转运站等邻避设施选址需综合考虑人口密度、环境影响、替代方案等因素,建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估。此外,建议对重大规划建立定期舆情收集和反馈机制,变“事后灭火”为“事前防火”。

微评

调整规划应广询民意 充分论证方能科学决策

西区街道此次规划调整引发的争议,暴露出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民意沟通不足与前期论证不充分,值得深入反思。

公共利益是城乡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次调整中,第一次座谈会仅随机邀请两名业主,广大业主对此甚至毫不知情,凸显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两次座谈会对于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也未能让公众感受到政府充分考虑过其意见。此外,规划调整的科学性与细致性亟待加强。在规划调整的前期论证中,政府需要更加科学细致,充分考虑各方意见,考虑对各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求让各方满意、接受。

值得肯定的是,西区街道最终暂停规划调整,体现了对民意的回应。但这似乎更多是舆论压力下的“被动纠错”,而非主动优化的决策机制。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公众参与,强化规划调整的专业论证,切实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统筹:唐建丰 董淑云 采写:南都记者 刘继贤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相关文章
学校变身垃圾站 业主质疑不知情
2025-05-20 07:06:00
废旧厂区沦为“垃圾山”,江西萍乡官方最新回应
2025-05-19 13:18:00
八街坊社区治理探索|“就餐+社交”,这个老年食堂不简单
2025-05-19 08:55:00
物业服务咋收费,居民有了话语权!烟台高新区创新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办法
2025-05-19 07:05:00
甘井子区召开2025年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
2025-04-30 0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