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08:55:00
在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的津港河畔,一架搭载热成像传感器的无人机悄然升空,精准锁定非法排污点——这正是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天测鹰眼低空智能网联平台”的日常应用场景。
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公布首批猎豹企业入库名单,西青区共15家企业入选,入库总数位居全市第三。其中,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低空智能监测技术成功入选。
作为今年天津市首次开展的企业认定项目,“猎豹企业”遴选标准严格,重点考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力度和人才引育水平。入选企业将获得科技项目支持,进一步引领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天上那双“眼”,看清地上的事
在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居民们多次反映津港河水体散发异味。由于传统排查手段难以快速定位污染源,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天津测绘院的无人机搭载热成像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升空,很快就在玉带路发现了非法排污的井盖。从发现问题到精准定位,再到通知街道处理,整个过程高效精准。
天津测绘院“天测鹰眼低空智能网联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段“进不去、看不清”的痛点,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上帝视角”。
测绘院八院总工程师汪大超表示:“我们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元异构传感器,为街道社区和城市治理部门提供了全新的低空治理解决方案。”
天津全域覆盖,5分钟就能到达
这只是天津测绘院科技创新实力的一个缩影。据汪大超介绍,测绘院目前正在推进全市的低空基础设施感知项目,该项目目前被列为市发改委2025年低空经济重点项目,计划布设覆盖天津全市域的智能机巢,每个点位5分钟内即可到达,目前已在8个区完成18个机巢的建设。
测绘院已联合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大城市,完成了特大城市超高建筑数据集的建设。这一成果成为2024年北数所十大交易案例之一,开创了测绘行业数据资产化的先河,该数据集已被清华大学购得,用于项目研究。
“我们采用无人机实现了高精度、高频次的城市三维空间模型快速获取,为城市建设各个方面提供低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汪大超补充道。
科技惠民,温暖西青
科技不仅要高端,更要接地气。天津测绘院将“科技惠民”理念融入每个项目中。
围绕全市50多条重点道路开展的街道治理工作,已经推送了包括垃圾治理、违规停车等3000余件典型案例,但他们的愿景远不止于此。
“下一步,我们将在独居老人关怀和走失人员寻找等方面,通过热力图分布技术为街道治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汪大超描绘着未来的应用场景。
七十年积淀今朝绽放
天津测绘院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天津市测绘院,2020年转企改制后,这家拥有70余年历史的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公司持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等多项专业资质,承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编制4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和工程奖项470余项。
天津测绘院技术质量部部长、战略和投资部部长汪伟表示:“入选猎豹企业,是对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及应用成效的高度认可。70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覆盖天津市的智能化时空信息底座。”
如今,公司600余名员工中,国家级、市级专家46人,注册测绘师70余人,硕博研究生16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比71%。这支雄厚的技术团队,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策赋能数智未来
获得“猎豹企业”认定后,汪伟表示:“我们将紧紧把握‘猎豹企业’在科技研发支撑等方面的惠企政策,结合公司‘十五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企业服务能力由‘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资产化、市场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低空+测绘遥感’服务城市治理现代化。”
作为西青区科技军团的重要成员,天津测绘院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猎豹企业”的内涵——不仅跑得快,更要看得远。
从空中到地面,从技术到民生,天津测绘院用科技创新绘制着一幅更智能、更精准的城市治理图景。
随着科技政策的持续赋能,这家拥有七十余年积淀的企业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西青区乃至整个天津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